Search

要知道什麼叫通識教育,要先了解英文名Liberal Education 。

什...

  • Share this:

要知道什麼叫通識教育,要先了解英文名Liberal Education 。

什麼叫Liberal ? 自由主義者。其價值觀就叫做Liberalism ,英國專欄作家摩根對這個字的定義(見圖)。

難怪「通識教育」特首林鄭月娥回顧,聲稱「由第一日起已經出問題」。

通識教育科不是彭定康撤走前刻意留下的地雷,是由特區政府「當家作主」時期自行設立的一科。其時口號非常吸引人,充滿正能量,聲稱要為下一代「培養多角度觀察世界」,培養「獨立思考」。

十年前如此張揚,因溫水煮蛙之水溫還不太高。今日看來,這兩句話似已觸犯「國安法」。

通識為何由第一日開始已經有問題?因為這科的刊憲英文,叫做Liberal Education。

Liberal完全是西方的產物,始發於十八、十九世紀,那時中國人還康熙雍正嘉慶道光的活在三跪九叩的主奴君臣宗法制度裏,天朝大國地,水波不興,直到清帝垮台,西方思想進入,在鹹淡水交界相侵時刻,司徒雷登領銜,才出現了不鹹不淡的幾個高等華人Liberals:胡適、梁啟超、傅斯年,帶引出章乃器、羅隆基、儲安平,當他們在尚有時間喊破喉嚨向中國的蟻民宣講何謂西方的Liberalism之前,早已為陳獨秀、李大釗的共產思想淹沒。

Liberal Studies不是通識,而是「自由主義研究」。

英國人管治香港,早已高瞻遠矚地裁定:只要培訓政務官,Liberalism不適合中國國情。難民成千上萬湧進來,他們不是為投奔自由,只因大陸飢荒。貿易和就業最大,當上海廠商將機器搬來香港,英國人知道不應該對唐翔千、董浩雲、邵逸夫及其僱員鄒文懷、宋淇、沈鑒治等文化人Executives,講述任何的Liberalism。

果然,不必英國殖民地政府培養Liberals,港澳工委的共產黨地下組織滲透文教,七十年代還在所謂港英眼皮底下的港大學府發展「火紅年代份子」,將暴動後香港華人企圖模仿歐美反越戰後的那種新自由主義,轉化為親中勢力。

一百年過去,所謂Liberalism在華人社會已經證實水土互衝,是將海洋的鹹水魚企圖放在中國江河的淡水裏飼養的一大失敗生物學實驗。

偏偏「當家作主」的特府,缺乏歷史人文知識基礎,出於崇洋,以為此名詞很時髦,將這件外衣拿來自己穿上。

殊不知大媽滿身愛瑪仕和Chanel,走在巴黎街道,最多是外表長相和歐洲高端品味九唔搭八地錯配,令法國人聳聳眼眉,心裏冷笑一聲而己。大媽和她一家人不會因為穿錯衣服而全家染病。但香港特區將Liberal Education當做西方品牌,移植來香特,就大亂子。

西學只能為體,着上身的、吃喝進肚裏的、手裏能把弄的電話工器,皆可以引進抄襲仿造,凡涉及心靈與精神的西洋事情,千萬不要碰,一碰就會死。


Tags:

About author
not provided
「今日世界的問題,是愚昧的人竟然臭串而非常自信,而聰慧的人卻充滿疑?
View all posts